发布时间: 2022-11-17 13:48
浏览次数: 196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发布,为规范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诊断和干预服务,促进儿童健康,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制定了《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服务规范(试行)》。
各位家长在孩子的干预康复训练中,应该如何配合,又需要遵循什么原则呢?
往下滑进行阅读
↓↓↓
(图片来源:摄图网)
行为干预。根据年龄、发育水平等选择有循证医学依据的早期干预方法,以改善社会交往、语言和非语言沟通能力为核心内容,以行为疗法为基本手段,结构化教育与自然情境下养育为干预基本框架,培养生活自理和独立生活能力,减少不适应行为,提高生存技能和交往能力。
家庭干预和支持。父母及家人的参与和支持是孤独症儿童干预和康复的重要策略和措施。通过科普宣教、示范咨询等方式,鼓励父母和家人学习孤独症相关知识和家庭干预方法。
药物治疗。目前尚缺乏针对儿童孤独症核心症状的药物。对于有严重情绪行为障碍和共患疾病的孤独症儿童应及时转诊至相关医疗机构,严格在专科医师指导下选择和使用药物。
对孤独症儿童的情绪和行为问题,通过养育过程中的陪伴互动、生活照护和游戏玩耍,以快乐、适度和巧妙的方式,进行家庭干预。
孤独症儿童在生活和学习中,很多都存在情绪失控的情况。对此,各位家长需要灵活对待,不能硬碰硬,需要找到合适的方式,去跟孩子沟通和交流。
关心父母自身心理状态和身体健康,提供相应的帮助
各位父母在进行家庭干预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变化,还得关注自己的身心变化,打铁还需自身硬!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才是有效进行干预的前提!
戴口罩
保持一米社交
做好个人卫生
家长有任何关于儿童语言、注意力、感统、心理及家庭教养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线咨询或者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在后台给小麦留言领取更多资料。
文章推荐
Article recommendation
孩子语言能力比同龄人差怎么办,没有这5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