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1-07-08 17:07
浏览次数: 786
不知道拖拉孩子的家长们有没有遇见过这样一个问题:
跟在孩子屁股后面催,但孩子还是一个劲拖拖拉拉!
明明有些问题跟孩子讲了很多遍,可孩子还是过了就忘!
家长们往往以为这是盯孩子盯的还不够,要求还不够严格,但是实际上,孩子变得拖拉,很有可能是因为家长把孩子“盯”的太久了!
特别是在孩子回家写家庭作业之后,有些孩子就会出现拖拉的情况。这时家长们往往采取的方式非常简单粗暴,那就是守着孩子写作业。
这样一开始时可能效果确实还不错,孩子迫于父母的压力只好认认真真的完成作业。可是时间长了之后。
孩子习惯了父母的监督,就容易发生反抗。后来在孩子在写作业过程中,就会分散注意力去观察父母的动静,一旦父母去忙其他事情,便立刻开始玩自己的,等父母忙完了事情回来,再装模作样的写写作业。
孩子将百分之六十的精力留在了对付父母的监督上,作业又怎么能完成的很好呢?
家长们要知道的是,学习最终需要的还是孩子的自觉,而不是外力的压迫。
长期在家长的监督下学习,孩子容易产生以下四种情绪:
认同感是人做某件事的动力中一个很重要的感觉,在孩子做作业这件事上,也需要被认同。当他们从学习中获得满足和成就感时,他们才会保持学习的热情度,反之就会各种拖拉和应付。
许多父母在监督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只会挑出孩子的毛病和错误。
有一部分家长反过来,喜欢用夸赞式的教育来激励孩子,但是用法欠妥或者说没有灵活根据不同情形来运用。
比如说孩子明明没有能力完成一件事,家长却一昧的只知道鼓励孩子“你可以的,你一定行,再想一想就能想到解决办法”。但是却不与孩子一起去探讨解决的办法,要知道孩子由于能力所限,有时并没有办法像成年人那样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要观察孩子是否一直失败,长期的失败容易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进而产生对自我的不断否定。
孩子做作业时,家长盯着陪着,这样时间一长,孩子就会产生依赖性,缺乏自我学习的动力。
这样的孩子缺乏自控力,因为他们一直都是处于“他控”的状态,如果没有大人安排好计划和目标,孩子就不知道要做什么,也只有在父母的监督下才能按部就班完成。
既然知道了问题所在,那么自然会有解决的办法,接下来就教家长们怎么解决它
没有什么人愿意被其他人监督着生活。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清代教育家颜元曾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鼓励和赞美,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比任何方面都重要。
例如孩子今天写作业有五分钟没有分心,那么就可以去夸奖孩子:“孩子,你真棒!这次可以认真做作业五分钟,那么下次就能做到八分钟!”家长们要永远记住“良言一句山东暖,恶语一句六月寒”语言的力量是很巨大的。
适当的挫折确实能帮助孩子成长,但是明显超出孩子能力范围的问题,这时就需要家长来给予一定帮助,否则孩子一直生活在失败中,得不到正向反馈,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久而久之会引起心理问题。
家长们如果还想了解孩子注意力,语言,心理咨询和家庭教育等问题,以及相关的治疗训练方法的话,欢迎在文章或者后台留言,麦田青苗专业的老师为您提供专业的指导。
感谢阅读
希望今天的分享给家长有一定的帮助和启发,如果想要确切了解孩子的情况以及对应训练方法,可以在文章下或者后台留言。
文章推荐
Article recommendation
孩子语言能力比同龄人差怎么办,没有这5个方面